8月27日至28日,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马忠华带队深入镇雄县塘房镇开展蹲点调研脱贫群众增收、防溺水、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等工作强调,要当好乡村振兴路上的“法治店小二”助力脱贫群众增收。

------------------------------------------------------------------------------------------------------

在塘房、芒部山、凉水、小擢魁村,马忠华详细了解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工作开展情况,仔细询问了脱贫群众持续稳定增收、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住房、医疗、饮水、教育等方面保障情况。马忠华要求村“两委”要进一步压实责任,结合村情实际,帮助脱贫群众算好就业账、产业账、增收账,因村施策,确保脱贫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每到一处调研,马忠华都与群众亲切交流,了解群众家庭人员、就学就医、经济收入等情况。在塘房村蔡家沟邓某菊家,马忠华了解到其教育支出较大,供孩子上学困难。马忠华叮嘱镇党委政府要持续跟进掌握其家庭情况,及时推送就业岗位引导就近务工,采取惠民政策助力增收,鼓励爱心企业伸出援助之手助其子女圆大学梦。

调研期间,马忠华听取了塘房镇脱贫群众增收工作专题汇报,就蹲点调研期间发现的问题向塘房镇党委政府以及住建、教体、水务、医保等相关行业部门作了反馈,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建议。

马忠华强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最关心的一件大事。各级各部门要做到大事面前不懈怠,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认识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绝不能抱有“松一口气”的思想。

一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实现脱贫群众持续增收这个目标,压实责任,凝聚乡村干部、驻村工作队、挂包帮扶单位、行业部门工作合力,千方百计确保脱贫群众持续增收。二要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梳理,找准工作中与全省、全市脱贫群众增收工作要求的差距,正视问题、举一反三,补齐短板弱项,进一步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水平。三要以“昭通政法挂千村,乡村振兴法治行”活动为契机,充分调动全市法治力量深入基层一线,当好乡村振兴路上的“法治店小二”,最大限度地为群众化纠纷、解难题,为群众增收保驾护航,为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法治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